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发布日期:2022-10-13浏览次数:993

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0月12日下午在5507-7会议室举行了喜迎党的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学校党委书记吴访升、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文明、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震宇、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夏斌、人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侯喜军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马院直属支部书记、院长陈利主持。

会上,陈利介绍了马院25位新教师的概况,侯喜军宣读了马院“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夏斌宣读了马院25位新教师入职一年多来共30人次获得的包括省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省思政技能大比武二等奖、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及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等21项各类获奖及成果。之后,吴访升、张文明、张震宇分别为马院7位导师颁发聘书。导师代表赵亚静和青年教师代表苗慧慧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吴访升对马院建设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重要性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马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牢记嘱托,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坚持“六要”标准,做好思政课教师。二是要把准方向,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当做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把准脉、开好方,努力讲出真理的味道,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打造有温度、高品质的思政课。三是要尊重规律,要深刻认识我校学生的学情,遵循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师徒结对要不断创新方法,进一步用好校内校外的优质资源,助力思政教师成长和思政课建设,师徒双方进一步完善个人规划,同向发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涵建设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 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  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