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干 强化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3-05-22浏览次数:761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认真学原文、悟原理,深入调查研究聚焦影响思政课质量的实践教学条件问题,多方沟通、协同努力,建立起“四地一库”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园地,思政课校内高质量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问题得到较好解决。5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暨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会议”,学校党委书记吴访升、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夏斌、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主任顾明智、纺织学院院长郭雪峰、创意学院院长李方联、人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侯喜军、团委书记朱鹏、教务处副处长祝燕芳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利主持。

会上,陈利简单回顾了马院成立三年多来的年度重点专项工作任务:2021年是马院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2022年是马院的师资队伍质量提升年;2023年是马院的思政品牌建设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上下三年多的共同努力,思政课课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马院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思政金课、优质实践教育和精品文化教育”等思政三大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马院副院长边婧介绍了目前思政课校内实践基地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推进设想。

会上,与会领导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法治教育园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国精神教育园地》《思政课实践教学纺织科技文化教育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基地》揭牌。

会上,与会领导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夏斌就大思政课建设谈到,宣传部将与马院一起共同打造思政实践品牌,为大思政课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顾明智指出美育与思政课教学密切相关,未来会积极支持马院工作,将美育和德育结合,走新路、创特色;郭雪峰认为马院利用纺织科技文化馆这个平台作为思政课校内实践基地,有效发挥了平台作用,有效促进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未来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能跟马院有更多的合作,共同推进学校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专业育人,更好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李方联谈到希望创意学院教师能与马院教师密切合作,分工讲解艺术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及作品产生的背景、意义,力争打造省级精品课程;侯喜军谈到人事处将为思政课教师发展提供更多平台和支撑,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好保障;朱鹏谈到团委将利用好组织动员青年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跟马院合作做好思想引领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助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祝燕芳谈到马院近年来课改、教改卓有成效,今年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反馈有的思政课学生很喜欢,经常要提前占座,让她很振奋。思政课沉浸式课堂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思政教育中地位重要,她希望马院教师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吴访升指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一是创新了思政教育的载体,马院合理利用校内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创新了思政课程“三教”改革形式,采取沉浸式、体验式现场教学,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了课程的引领力;三是创新了“三全育人”体系,马院与相关部门协同,打破了原有封闭运行的状态,构建起了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共建发展新格局;四是放大了载体的育人功能,突出了载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展示了常纺院服务好行业、服务好社会、服务民族复兴的形象。

会上,吴访升希望马院未来能不断提质培优,打造思政品牌,培养时代新人。对今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吴访升提出要求:一是体系化,要进一步扩大课程实践基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系内容和系统架构;二是一体化,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促进组织领导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实践一体化建设;三是数字化,要将线上线下整体结合,用数字化的力量诠释好常纺院的办学特色;四是协同化,要与实践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研究和资源开发,同时深入校企合作,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会上,陈利代表全体思政课教师感谢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支持,全体马院人将不负众望,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以自身发展和工作佳绩对学生成长成才尽责,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尽力。

图 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 陈利

会议现场

党委书记吴访升讲话

揭牌仪式1

揭牌仪式2

揭牌仪式3

揭牌仪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