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素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工作要求,7月7日-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9名思政课教师前往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弘扬“周恩来崇高风范 争做新时代‘六要’教师”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研修。
研修期间,老师们听取了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郑超、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张文远、江苏省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冬梅分别做的主题报告《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历程》、《从启智到润心——让思政课既有“抬头率”又有“点头率”》、《淮扬菜饮食文化》。各位专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引用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展示了学科前沿和理论热点,更为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现场教学环节,老师们先后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好干部教育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张纯如纪念馆、吴承恩故居、河下古镇、吴鞠通中医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一件件承载岁月的历史文物,深入探寻一代伟人周恩来的童年生活足迹,切身体会其成长环境,学习并领悟伟人的崇高风范,全面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革命情怀,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忠于祖国、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革命精神。每到一处,教师们都认真聆听讲解,细致拍摄记录,为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思政课积累更多鲜活的教学素材。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研修,老师们在实景场域中进行沉浸式体验,得以具象化理解伟人精神、革命历史,筑牢了讲好思政课的政治底气。研修中采集的鲜活素材可直接转化为情境教学案例,启发教师开发“场馆思政微课”、“文物叙事教学”等实践模式,破解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困境。本次研修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师成长的“精神熔炉”与“实践课堂”,为思政课注入了源头活水。后期马院将组织教师围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研修内容,切实将学习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以学习成果反哺课堂、反哺教研、反哺育人,提高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本领和水平。
图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 陈利